当前位置:首页 » 技术与服务 » 病虫害防治 » 正文

2011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

   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,2011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,发生程度重于常年,预计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10.5亿亩次。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,特制订本方案。

一、防控目标
  玉米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%以上,病虫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0%以上,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%以下,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比上年提高10%以上,扩大绿色防控示范与推广面积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。

二、防控策略
 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,针对重点病虫,以保障玉米生产安全为核心,以专业化防治为手段,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,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导、化学和物理防治为补充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。

三、防控技术措施

  (一)防控重点
  不同区域的防控重点: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和大、小斑病,制种田注意防控矮花叶病毒病;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、小斑病和玉米叶螨,山东、河北、河南还要兼顾玉米粗缩病毒病;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和大、小斑病;西北地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和玉米叶螨。
  不同生育期的防控重点: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,预防病虫发生;苗期至大喇叭口期北方春玉米区、黄淮海夏玉米区重点防控病毒病、玉米叶螨、玉米螟和大、小斑病,西南、西北地区重点防控玉米螟;灌浆期前后西北地区重点防控玉米叶螨,其它地区重点防控玉米螟。

  (二)主要防治技术
  玉米螟:黄淮海流域夏玉米区进行秸秆还田,北方春玉米区于化蛹前15天进行白僵菌封垛,降低玉米螟越冬幼虫基数。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初期使用性诱剂诱杀,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。在玉米螟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。在玉米螟卵孵化率达到30%时喷洒Bt制剂。心叶末期撒施Bt或辛硫磷颗粒剂灌心,或使用氯氟氰菊酯喷雾,西北和华北北部可用杀虫单兑水灌心。玉米授粉后剪去果穗顶部花丝和苞叶,可用敌敌畏滴灌花丝。可推广高杆喷雾器喷洒Bt制剂防治玉米螟技术。
  玉米大、小斑病:选用抗病品种。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病株残体翻入土壤,用秸杆沤肥时要经过高温发酵腐熟后再用,未经处理的秸杆要用泥封起来。适时早播,重病区实行秋翻和轮作,东北、西南地区提倡玉米与矮秆作物,如花生、豆类间作。增施基肥,适时分批追肥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合理密植,增强田间通透度,降低发病程度或推迟发生期。在心叶至抽丝期的发病初期,可叶面喷施多菌灵、代森锰锌、甲基硫菌灵、百菌清、烯唑醇、戊唑醇等药剂,视发病情况7-10天喷1次,共喷2-3次。
  玉米叶螨: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水旱轮作,及时除草,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。叶螨点片发生时,应立即进行防治,可选用阿维菌素、炔螨特、哒螨灵等喷雾或相互进行合理混配喷施,同时加入1%尿素水,可起到恢复叶片、提高防效的作用。可推广高杆喷雾器或烟雾机高效治螨技术。
  玉米病毒病:包括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和玉米粗缩病毒病两种。可用70%吡虫啉拌种或70%吡虫啉与40%甲基异柳磷合剂拌种。东北、华北春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发生区,抓好传毒媒介蚜虫的早期防治,重点防治制种田,在发生初期可喷施吡虫啉、啶虫脒等药剂,视发生情况掌握喷药次数,一般7-10天喷一次。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实施化学除草,消灭粗缩病毒病传毒媒介灰飞虱栖息地。玉米齐苗期可用啶虫脒、吡虫啉、高效氯氰菊酯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防治,同时可加入抗病毒制剂提高植株抵抗病毒的能力。对早期发病植株要及时拔出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,消灭早期毒源株。

四、专业化防治主推技术

  (一)释放赤眼蜂技术
  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卵盛期,统一组织农民科学释放赤眼蜂,每亩地设置1~3个释放点,将放蜂器具别或挂在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上。

  (二)秸秆还田技术
  组织农民采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,压低虫源。

  (三)白僵菌封垛技术
  在玉米螟化蛹15天以前,组织农民进行统一封垛,每立方米秸秆垛用白僵菌粉100克。

  (四)药剂灌心技术
  在玉米喇叭口期,组织农民统一采用Bt、白僵菌、辛硫磷等实施灌心技术。

  (五)物理诱杀技术
  在玉米螟成虫羽化期,统一组织农民使用灯光诱杀各代成虫,对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。

上一篇:农业部要求阻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
下一篇:201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


 
 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企业文化
品牌历程
公司荣誉
领导关怀
 
销售与服务
产品中心
防伪查询
 
集团相关产业
大北农
农博网
绿色农华
江西先农
 
 
联系我们
rice@jsnh.com.cn
公司地址